海战不同于陆战,没有坚实的大地作为依靠,船上的水手们除了要打击敌舰,更重要的是保护好脚下这艘船。
一旦船体遭受重创,即使他们赢得胜利,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舰船漏水的代价,往往是船毁人亡。
蒙尼德兹与葡萄牙皇家海军关系密切,曾经学到过一些训练水手打海战的窍门。
17世纪中叶,历经近两个世纪的航路开辟,常在海上往来的老船长和欧洲各国海军都从早期一片混乱的海战模式中总结出了成体系的战术。
比如舰队纵列战术。
该战术强调所有战舰以一定间隔排成纵队,用侧舷火炮集中火力攻击敌舰。
这一战术可以以最大限度发挥战船的火力,尤其适合应对战力均等的敌人,面对火力不足的海盗更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除纵队战术外,荷兰人还曾发挥其舰船高机动性和指挥方面的优势,将舰船摆成一把利剑,切断敌舰前后联系,然后集中兵力围歼小部分敌舰。
当然,虽然这个时代的火炮在海战中地位节节攀升,但传统血腥的接触战仍然频繁出现。
海盗们劫掠财宝时,必须得登船夺取船只的掌控权才能获得船上的财宝,直接将船击沉不过是浪费炮弹,而且海盗的长处也不是火炮??
他们会利用小船的高机动性和灵活性接近大船,然后用钩爪或是特制的长梯登船肉搏。
在风帆船时代,人作为船的灵魂,决定着海战的胜负。
操纵风帆的熟练度,船长的指挥,舵手和帆手配合的默契程度,炮手操炮射击的准确性,装填炮弹的速度,以及必要时,划桨手的节奏和耐力。
还有船上物资的储备,包括弹药和补给,修船材料等等。
此时的海战核心既在于火力配置也在于战术协同,与现代的超视距作战完全不同。
蒙尼德兹派出的三艘武装商船的船长都是有过海战经验的老水手,他们的思维也局限于传统海战的模式中。
“海盗嘛,谁没见过。
再厉害的海盗,也摆脱不了利用高机动性接近目标,炮击掩护发起接触战,用人数优势和凶悍的战斗风格取得胜利的作战方式。’
往常装载了满船货物,武装商船本就落后的速度和灵活性方面雪上加霜,船上偶尔还会载有不善战斗的乘客。
而大批货物又压缩了弹药的储存空间,致使他们这些大船难以与海盗的小船抗衡,常有被夺得船只,俘虏所有水手和乘客的事发生。
但今时不同往日,专为“剿匪”而来的他们清空了船上的货物,只带了必要的补给,剩下的便是可供射击四十轮的炮弹。
在这种火力之下,任何海盗都会被打得狼狈逃窜??
三名船长没有一人质疑此行会遭遇惨败。
眼见即将抵达目的地,他们心中不仅未产生临战的恐惧,反而憧憬起基利安被抢走的那份宝藏有多么丰厚,他们又能否从中牟取利益。
此时无论是船上负责?望的水手还是站在船楼上的船长都未意识到,他们的敌人已经提前观察到了他们的动向,并催动了那两头“钢铁海兽”强劲的心脏。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负天平上的筹码。
自发现敌人来袭的那一刻,星期日便进入了战时状态。
通过观察,他大致估测出了三艘敌舰的速度,简单对比后,他发现在速度方面己方战舰有着绝对优势。
根据从西班牙水手那里获取的情报,他们的火炮性能也遥遥领先于敌舰。
那么事情就好办了一
直接驶向敌舰的侧方逆风位,敌舰射程之外给予炮火打击,待敌舰无法招架时再决定是否展开接触战。
风帆船有依赖风向这一致命缺陷,而他们的蒸汽机船受风力影响却没那么大。
同处于逆风,蒸汽机船的速度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而庞大臃肿的风帆船却不能灵活转向,更追不上蒸汽机船,只能被当成靶子不断遭受攻击。
海员们奔跑在甲板上下的脚步声连成了密集的鼓点。
钢骨号收起了它那显眼的“乞丐风帆”,只留光秃秃的桅杆屹立在甲板上。
蒸汽机轰鸣着,螺旋桨转速越来越快。
炮手们紧张地调试着火炮,检查着炮弹,在脑海中复习着训练时装填炮弹的场景,寻找射击最精准时的手感………………
铁心号一马当先,带着钢骨号宛如两支离弦的利剑,破开波浪向三艘木质风帆武装商船冲去。
通过观察手提供的信息,两艘船不断修正着方向,使船的侧舷始终面对敌舰的侧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