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的均输平准,是秦念读到时为之惊叹的政策。
平准法最早出现于战国,李悝在魏国实行“平籴法”,用于管控粮价。
而三百多年后,桑弘羊开创性地将平准法推广到粮食以外的商品。
这是华夏史上首次实现国家对大量商品的系统性物价调控。
【刘彻:何谓均输平准?】
漠北之战消耗巨大,刘彻的国库极为空虚。
不然也不会与张汤商议出勒索王侯钱财的白鹿皮币。
如今看到有“提高财政收益、也对百姓有利”之策,刘彻当然想要采用。
【秦念:桑弘羊提出,将郡国向中央缴纳的贡品按市价折合为当地盛产的物品,均输官负责将这些物品转运到其他地方高价出售。】
【秦念:在均输法的基础上,平准官负责在物价低时收购、物价高时售卖,就可以平抑物价并赚钱差价。】
桑弘羊既惊且喜!
他虽然受前任大农令郑当时所荐,受命参与盐铁官营之事,但现在依旧只是侍中。
均输平准一出,桑弘羊确信自己必然能够受到陛下的重用。
这是被后世秦皇定论为“可以青史留名的善政”!
桑弘羊欲求青史留名!
“桑弘羊,朕任命你为大农中丞,先领盐铁事。均输平准一事,务必尽快制出章程。”
领命之后,桑弘羊大胆进言:
“陛下,臣请询问官吏腐败之弊!”
【刘彻:官吏如何腐败?】
秦念怀疑“刘彻”在水时间。
都是打工人,合情合理。
她当然要配合。
【秦念:其一,均输官吏强迫百姓贱卖自己生产的物品,去购买均输法要求的当地物品。同时,均输官吏还会在验收时百般刁难,借此对百姓强买强卖。】
刘弗陵眼中异彩连连。
盐铁之议上,儒生就是以此为由反对阿父施行的均输平准!
【刘彻:应当何解?】
【秦念:百姓继续上交原本的赋税,替换成均输物这个步骤交由官吏来办。】
竟如此简单?
刘弗陵没有质问霍光为何不提此法。
此刻他想起了秦念所说的“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刘弗陵想不到这个办法,是因为他没有去过民间,他不清楚具体情况。
就连他的阿父汉武帝,也在《轮台诏》中提及边塞守备涣散的情况无人上报,需要从俘虏口中才得知真相。
蒙蔽君王,是这些臣子的共识!
盐铁大议上那么多官吏与儒生,都在争论均输平准的利弊。
却无人提及“替换成均输物这个步骤交由官吏来办”这个最简单的办法。
因为无论哪一方,都于其中获利。
哪怕是反对均输平准的“贤良”,想要的也不过是废除均输平准更利于他们敛财,并非真心为民。
所谓与民争利,就只是一面“旗帜”。
霍光看出了陛下对他的芥蒂,却没有为自己辩解。
他虽然效忠君王,却深知不能同时得罪盐铁之议的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