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
刘彻再次瞪了张汤一眼。
张汤:“……”
桑弘羊默默将“纳粟拜爵”列为财政收入的不得已而为之。
若有其他办法填补财政缺口,他必不会采用这种方式。
文臣最高的理想,就是青史留名。
他的才能已为陛下所见,现在他最想做的就是让均输平准成为青史留名的善政。
【秦念:先前你说想要复兴百家?那恭喜你,有桑弘羊的存在,你不仅可以有复兴百家的功绩,治下还能新添一家:经济学。】
汉武帝时期的征战四方,国库其实已经不止是空虚的问题。
秦念查阅史书时,不得不感慨刘彻真的是气运之子。
除了著名的帝国双璧,并不出名的桑弘羊就是世界意志给亲儿子开的另一大金手指。
可以说汉武帝后期摇摇欲坠但硬是没塌的财政,就是桑弘羊撑起来的。
【刘彻:经济学?】
先前秦念就拿“经济头脑”讥讽他与张汤。
天意使然,他可以“理解”词意,刘彻知道这个词指代的是财政相关。
财政亦可自成一家?
桑弘羊亦是不解。
他学究百家,自觉若是财政一道能算是学说,那也应是指管商之学、计然之道。
怎能算是他自成一家?
经济学……是何物?
虽是不解,但若自成一家,桑弘羊怎么也不可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这甚至胜过青史留名!
能自成一家者,不仅能青史留名,甚至其思想都有可能流传后世,为后人所修学。
正如他修学百家之说那般!
只是后世秦皇迟迟未能作答,桑弘羊知道这大约是秦皇之言为规则所阻。
惋叹之际,却见天幕已现秦念之言。
【秦念:“富国非一道,富国何必用本农?无末业则本业何出。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仅以此言,桑弘羊就足以自成一家。】
秦念此前又去敲了甲方的窗。
这是桑弘羊在盐铁之议上提出的观点。
也是华夏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不依靠农业也能够富国的思想家。
但盐铁之议是在刘弗陵时期举行的辩论,所以秦念找甲方询问这话能不能说。
答案是可以。
秦念也觉得可以,毕竟甲方之前就说过规则二指的是“不提具体的人事物”。
这应该算思想。
但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去找甲方求个心安。
至于为什么觉得桑弘羊自成一道,是因为计然管仲之道还局限于物价,而桑弘羊的财政俨然已经有了现代经济学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