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小说网

爱我小说网>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 第371章 朱允炆 这次真的失算了(第1页)

第371章 朱允炆 这次真的失算了(第1页)

“传旨,所有士子继续考试!”老朱一声令下,转身就走!五军都督府的兵马随即把那些闹事的几千人全都押走了。贡院门口的人群也很快散去。应天府的差役在赵彝指挥下,将贡院团团围住,保护起来,整个事态就彻底落幕了。朱允熥跟着苏尘回到贸易衙门,坐了好一会儿都没缓过神来。“安国公啊,这事,也太邪乎了……燕王这个贼,竟然那么歹毒?他要是把人给打死了,一切就都完了!”他一想到如此场景,忍不住哆嗦了一下——果真如此的话,江北士子就会陷入极大的困境之中,以后就就算白给个进士,也不敢要啊……而朝廷为了平息暴乱,势必又要抓那些打手,而那些打手本来就是冒充的江北士子,到时候燕王又造谣,说朝廷抓了江北士子……如此一来,这场南北分榜,就彻底变成仇怨了!嗯嗯,苏尘也有点后怕——这燕王应该没那么歹毒,还是姚广孝搞出来的……郑赐这伙人也太狠,真要让他们搞成了,朱允熥基本就废了!就算老朱能查清楚事态,但事情的情节那么诡异,一般百姓谁懂?到时候朱允熥就彻底与皇位无缘了。一念至此,他也忍不住感慨说:“允熥,你现在知道了吧?燕王才是大明朝最可怕的一个毒瘤啊……相比当年的胡惟庸、杨宪,燕王和姚广孝才是最可怕的!”对对!“安国公!说的太对了!庆父不除、鲁难未已!将来无论如何都要把燕王铲除了!”……次日,老朱又让朱允熥、朱允炆两人共同主持殿试,两日后就放榜,一共录取进士114人,南北各一半。至此,南北分榜,终于尘埃落定。街头巷尾,一切诡异的言论都熄火了,百姓们反而对老朱的英明倍感钦佩,尤其是公开考题这件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数日后,郑赐、张忱、尹昌隆被处死,六个考生,加上之前的周元,全部革除举人功名。那些闹事的江北人,查出来全都是江北流民,几个头头供出来,是受了燕王府护卫的指使。但老朱暂时并不想跟朱棣摊牌,只是把这些人打了二十大板,又全都放走了。……当晚,奉天殿上,淮王朱允炆跪在地上,显得手足无措。老朱一直在踱步,时不时回头看看他,一脸的复杂神色。好几次,他几乎想废了他,但一想到朱标,他又心软了。“淮王,郑赐他们……你怎么说?”这样一问,相当于给了他最后一个机会。朱允炆顿时松了口气,颤声说:“皇上,孙臣不知他们的底细……只是听说他们跟李善长也不是很亲近……孙臣故而被他们迷惑了……”嗯……老朱微微叹了口气:“好吧……淮王啊,你性子温和,的确干不了出头的事……咱也不怪你……以后啊,你要谨慎……咱给你的那几个人,刘三吾、方孝孺,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正人君子,你要多听他们的……”“孙臣明白了……”朱允炆忍不住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回到淮王府,众人已经等候多时。“王爷,怎么说啊?皇上有没有怪罪啊?”刘三吾想着这次科举那么重要,却闹出了那么大的事,这两天都睡不着。这时立刻就冲上来。唉……朱允炆叹了口气,点头说:“刘师傅,没事……皇上没有怪罪……”但方孝孺一看他脸色就猜到——皇上是原谅他了!不是不怪罪,而是偏袒所致……其实心里早就怪罪了……“王爷,以后还是要谨慎啊……李善长的人,品流复杂……难以论定……且燕王多有渗透,王爷以后不可不慎啊……”方孝孺本来不想说了,但想到皇上如此宽宏,自己也就要尽臣子的责任。嗯嗯,淮王立刻拉着他坐下来,诚恳说:“方师傅,本王明白了……皇上虽然没有明言,但语气颇有痛责之意啊……”哦……众人看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过失,也就不再揪着不放,心思跟方孝孺差不多了:皇上都原谅他了,那作为臣子,自然还是要尽心辅佐他。……与此同时,汪广洋府上,众人却议论纷纷。这一年来,他们这伙人基本失势了,这次没有一个人参加监考,但方孝孺他们几个名义上有算是刘伯温的门生,所以众人也都感到庆幸。“广洋,这次奉和他们全身而退,实在不易啊……”胡桢想到事态如此诡异危险,忍不住后怕。嗯嗯,众人虽然没有介入,但当时也在场,想起来那狂暴的场面,稍有闪失,就会酿成大乱,个个心头还在颤动。汪广洋感慨说:“幸亏了苏尘啊……你们记得吧?吴王上了房顶之后,现场就有很多人把那些闹事的拿下了……这些人啊,都是苏尘早就埋伏好的了……”,!对对!应该是!庆幸啊!众人七嘴八舌,一边感叹苏尘的先见之明,一边也深感苏尘的实力之强!毕竟,他们都看得很清楚——当时是两个人摁住一个人,那就是说,苏尘的人手是燕王的好几倍!若非如此,事情也不会这么顺利结束。这时,吴沉忽然说:“苏尘是支持朱允熥的,而此次淮王又深失上意……将来的事,还难说的很啊……”嗯,汪广洋也甚感忧虑:“吴王这一年来,已经深得民心……加上苏尘的实力,将来要是用强,淮王根本就没有胜算啊……”是啊……众人也都是一样的心思。胡桢忍不住说:“广洋,如此说来,奉和他们几个,也是进退两难了?”他想到,方孝孺他们经历此次事件之后,再去辅佐淮王,恐怕就很难受了。毕竟淮王并不像所有人所想的那样是个老实人,反而是心思多得很,而且擅长投机……方孝孺辅佐这样的人,肯定很不情愿。唉……“随他去吧……”汪广洋喝了口茶,感慨说:“一切自有天数……我等以朋友之谊,劝告一两句,听不听,就是他们的事了……”嗯嗯!众人想到将来的夺嫡,加上燕王的窥伺,皇上的老迈……一下子都感觉到大明朝恐怕又要进入多事之秋了。:()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