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天来,
朝阳初升,
兴国坊,齐国公府,
后院中,正在用早饭的平宁郡主有些意外的抬起头,看着侍立一旁的管事妈妈道:“清晨有人去敲宁远侯府的大门?”
“是的娘娘,咱家门房小厮亲眼看到的。说是敲门之人连大门都没进去呢!”
平宁郡主放下筷子,问道:“哪家的可看清楚了?”
“说是挂着‘秦’字的灯笼!可能是东昌侯府的。”管事妈妈低声道。
平宁郡主嘴角一撇,道:“哼!八成就是秦家!他们家的世子,如今还在皇城司大狱里扣着呢。”
“这是病急乱投医了,多年来都不来往的宁远侯府都来求一下。”
“可惜,煜大兄弟是个心志坚定的!居然门都不给他们进!”
管事妈妈道:“娘娘,这样就不怕秦家状告顾家大郎不孝么?”
平宁郡主摇头:“要告早就告了,之前秦家形势还好都不敢,更何况现在。”
“我瞧着八成会请动谭家四房的续弦,她是煜大兄弟的姨妈,或许还能出个面。”
“娘娘说的是!”管事妈妈道:“那咱家大房大娘子说的事情,您。”
平宁郡主摇头:“薛家是大嫂嫂的娘家,虽说败落了,但这样出身的贵女怎么能去徐家做妾!?亲妯娌,说出去我脸上都不好看。”
“去问了,万一徐家拒绝,那更是丢份,还是算了吧!”
管事妈妈道:“娘娘,奴婢瞧着,就徐家五郎昨日的功劳,没意外的话,以后定然平步青云!”
“去这样的人家做妾,可能比在别的门户做主母还要遮奢些。”
平宁郡主叹了口气:“可惜衡儿武艺不佳,要是昨日衡儿多多表现一下,咱们齐家也会更加昌盛。”
说着,平宁郡主摇了下头闭眼说道:“不对不对,衡儿历险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娘娘说的是!”
大周皇宫,
太子寝殿,
梳妆的菱镜前,
高家陪着进宫的贴身女使站在高滔滔身后,帮坐着的太子妃梳着头发。
赵枋看着额头和颈后的头发都被梳了上去的高滔滔,笑着点头道:“娘子,还是这个发式适合你。”
高滔滔有些害羞的笑了笑。
梳洗打扮后,赵枋便同高滔滔一起去到帝后所在的内殿。
夫妇二人在宫殿的台阶前站定等候宣召。
不过一会儿,
大内官一脸笑容的走了出来,躬身一礼后道:“殿下,太子妃,陛下和娘娘坐定了,两位请吧。”
赵枋和高滔滔应是后,一起走进殿内。
看着龙椅高台上的皇帝皇后,
高滔滔从西侧台阶走上去,在女官手中接过装着枣子栗子的金盘,将其放在皇帝跟前的桌子上后行叩拜大礼。
皇帝看着神色如常,浑然没有受到昨日事情影响的儿媳妇,笑着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