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小说网

爱我小说网>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 > 90100(第11页)

90100(第11页)

nbsp;nbsp;nbsp;nbsp;“罢了。她既然这样说,朕没理由不成全。”朱承启道,“就叫她自去领那三十板子,清理兰台阁半年。”

nbsp;nbsp;nbsp;nbsp;同样的事在先帝那里,后果不堪设想,却没想到平常不苟言笑的新皇竟如此宽容,忙推了小宫人一把:“还不快向陛下谢恩。”

nbsp;nbsp;nbsp;nbsp;小宫人依旧跪着,低头不言不语,像个木桩一样定在地上。

nbsp;nbsp;nbsp;nbsp;朱承启还有堆成山的折子要批,原打算叫她们下去,见状微微笑道:“朕既罚你,你又何必惺惺作态来谢这个恩?这宫里宫外,再没了天理,你心里

nbsp;nbsp;nbsp;nbsp;可是这样想的?”

nbsp;nbsp;nbsp;nbsp;老宫人闻言汗毛直竖,急中开解:“陛下莫怪,她叫小初,入宫不盈一年,没见过世面,这是吓懵了。”

nbsp;nbsp;nbsp;nbsp;朱承启闻言似是一愣,沉吟片刻,缓过神来方笑道:“是么?怪不得到现在连正脸都不敢给朕瞧。”

nbsp;nbsp;nbsp;nbsp;他说着话,缓步已踱到小宫人跟前,毫无预兆地以笔头挑起小宫人的下巴,小宫人无处躲藏,原本白皙的脸涨得绯红,下意识地偏过头去,垂眸不语。

nbsp;nbsp;nbsp;nbsp;朱承启迟疑了一下,脸色微变,向老宫人道:“你说她是吓懵了,朕却看她遍心的主见,便拿十个你来,也不抵她一个。”又问小宫人:“姓什么?”

nbsp;nbsp;nbsp;nbsp;老宫人提心吊胆,唯恐她又不回答,罪上加罪,便替她回:“回陛下,她名子初,姓”

nbsp;nbsp;nbsp;nbsp;“朕何时问你了?”

nbsp;nbsp;nbsp;nbsp;老宫人忙住了口,屏气凝望小宫人,见她不紧不慢地开口应道:“回陛下,我姓何。”

nbsp;nbsp;nbsp;nbsp;殿内一片死寂,陆公公见朱承启的目光微烁、默然转身坐回书案前,半晌才听他道:“也罢,既是个不懂规矩的,便交给罗公公管教。”

nbsp;nbsp;nbsp;nbsp;侍卫应声过来将人带走,等只有陆公公一人在侧时,朱承启起身道:“看看她什么来历,何时以何名义入的宫,家中可还有什么人。查清楚了再来告诉朕。”

nbsp;nbsp;nbsp;nbsp;陆公公应了一声,看朱承启出门了,随即也打伞跟了上去。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各位官人且慢。”

nbsp;nbsp;nbsp;nbsp;侍卫走在甬道上,在雨声中隐约听到身后有人喊,回头看到放才殿中的老宫人追了上来,宫人头发花白,看起来有些年岁了。她们便停了下来。

nbsp;nbsp;nbsp;nbsp;老宫人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她们,拉着小初的手,“你没事吧?”

nbsp;nbsp;nbsp;nbsp;“长妗放心,小的没事。”小宫人应罢,就被老宫人拽着耳朵狠狠拧了一把:“你我本就烂命一条,消得你这般清高?今上仁厚,这才饶了你一命,罗公公可没那个好脾气,从此我再也管不到你了,再有下次,你便自求多福吧。”越说手越紧,将那害了冻疮的耳朵拧得血红。

nbsp;nbsp;nbsp;nbsp;于心不忍便松手,从袖中掏出一盒膏药:“这是冻疮膏,你拿去涂。”抬头看着远处高耸的殿宇,附耳低言:“那兰台阁是禁地,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

nbsp;nbsp;nbsp;nbsp;小初搓着被拧红的耳朵,点了点头。

nbsp;nbsp;nbsp;nbsp;两个人站在那里没说几句话,小初就被押人的侍卫催促着带走了。

nbsp;nbsp;nbsp;nbsp;第97章第九十七章二更

nbsp;nbsp;nbsp;nbsp;雨下到半夜才歇,昨日杨侍郎被送到刑部,因她尚有功名在身,且事态有化小的趋势,遂无人敢对她用刑,也没理由再用刑——她一进刑部大牢,便将自己填账、为何填账、如何填账的事逐一交代了。

nbsp;nbsp;nbsp;nbsp;本朝以左为尊,当初杨侍郎作为陪查,发现左侍郎管辖范围内的祀司有问题,那时她才升的官,若左侍郎出了事,她这个右侍郎顶上去便是顺理成章。如此一来目的性太强,给人的印象不好。

nbsp;nbsp;nbsp;nbsp;加之孙协暗中求她帮忙填账,并将空缺的银两都交到她手里。

nbsp;nbsp;nbsp;nbsp;彼时她仕途得意,正是自负的时候,自以为填账只是顺手的事,在孙协的威胁与怂恿之下,鬼迷心窍就“顺手”帮了她,却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步。

nbsp;nbsp;nbsp;nbsp;刑部侍郎娄肖捧着杨思焕签字画押过的供词看了片刻,不禁牵起嘴角,以指节轻叩桌面:“好一出轰轰烈烈的折子戏,杨大人巧生一张玉脸,她如果不当这侍郎,去坊栏里写话本自编自唱,未必不能成些事业。”

nbsp;nbsp;nbsp;nbsp;一旁的刑部郎中不懂娄肖话里的意思,却也陪着笑笑:“张侍郎这几日就要回京了。”四顾无旁人,压低声音继续说:“听说还带回了齐王的兵符,是皇上授的意,几位阁老都被蒙在鼓里。”

nbsp;nbsp;nbsp;nbsp;这郎中原在刑部顺天清吏司,后由齐王正君的外家举荐到京城,手头的几桩小案子都处理得不清不楚,空有一张八卦的嘴。娄肖“哦”了一声,“你消息倒灵通得很。”

nbsp;nbsp;nbsp;nbsp;当即把郎中的话噎了回去,娄肖端起茶杯,目光飘到窗外,傍晚的红霞映得假山池面一片透红。

nbsp;nbsp;nbsp;nbsp;娄肖闻着茶香啜了一口,才缓声直言:“刑部虽由齐王监管了几年,到底还是六部的一份子,你们顺天的情况本官不清楚,这里却是直属天子的。”

nbsp;nbsp;nbsp;nbsp;娄肖铁面,这是满朝皆知的事,说这话时神态平和,却不怒而威。

nbsp;nbsp;nbsp;nbsp;郎中听她话里有话,竟不知怎么接下去,尴尬之余只得陪笑应是,此后再也不敢多嘴半句。

nbsp;nbsp;nbsp;nbsp;待娄肖审阅之后,郎中将供词收归入档,借转送大理寺的由头退了下去。

nbsp;nbsp;nbsp;nbsp;郎中刚出去不久,就有人过来回话,是娄肖贴身的护卫娄二。

nbsp;nbsp;nbsp;nbsp;“大人,今晨江宁乡下有郎中告状,说有个女人带着疑似瘟病的患儿去她诊所看病,那孩子脸色铁青,指节发紫,郎中不敢接收,那女人便抽出刀来逼着郎中开药。”娄二年方十七,声音略显稚嫩。

nbsp;nbsp;nbsp;nbsp;听她说完,娄肖抽了口凉气:“江宁离京城不远,果真是瘟病,那就麻烦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