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郁夫人四处转着看了一圈,喏,胜利品。”她弯眉摊平了掌心给人看,耳垂坠的那颗豌豆大的珍珠摇啊摇的,脸颊被覆上一层透亮的润光。
扶珩眉间轻轻皱了下,接着不可置否地挑了挑眉,他认得出来此物原本的主人是谁,只是见她开心就并未挑明,含糊笑一笑:“不错。”
“走吧,这边看的差不多了,就按你们原定的计划来。”他继续同翰林院的那些官吏们说着,众人略微休整,约莫半柱香的功夫,一行人出了雅间拾阶下楼向更远处走去。
扶珩领着韦姻儿走在最首,因此她又一次无意的撞破别人的隐秘事。角落处,那位遮住面的神秘丽人从李大人怀中轻轻挣开,却又扶着李大人的手上了马车。她迟疑地思虑过后并没有告诉扶珩,唯恐扶珩嫌她多嘴爱管八卦事,若是头顶再挨他一扇可不太妙,所以在李大人向这边走来时也当是全然未见般。
渭河两岸绿柳长堤,处处绿意葱郁,艾草和菖蒲的清香在微风中浮动,教人心情平白好了许多。侯爷走在韦姻儿外侧,偶尔摇一摇扇子,再与同僚们搭上几句诗词歌赋或朝堂趣闻,依旧是那副闲散浪荡的模样。
到了他们翰林提前踩过点的地方,谁知这片风水宝地同样被另一群人看中了,与礼部那帮子人面面相觑,好在平日打过的交道不算少,两伙人很快相谈甚欢融为一体。尚书本就与昭平王爷是旧识,少不得拉着扶珩寒暄叙旧一阵,加上那些平日里想巴结侯府的官员汇集过来,将扶珩前后簇拥着,韦姻儿被隔了个严严实实。
眼见这番突如其来的场景,韦姻儿尚未缓过神来身边就已经空了,突然离了扶珩竟有些无所适从,扶珩回头寻她却又被周遭的三言两语拉了过去。
这下韦姻儿落了单自然失去游乐的兴致,令人从马车内替她取来帷帽罩上遮阳。如今我朝的审美大趋仍是以白为美,姑娘们爱俏便总是避着烈些的日头,韦姻儿自然也不例外,顶着有些毒辣的光线将领口又向上掖了掖。
河堤畔并不乏结伴出游的姑娘们,有的云集高耸,袅袅婷婷的盛装而来,韦姻儿这身藕荷色的薄衫反倒显得素净了些,好在她肤白,纱衣下好似藏了两股羊脂白玉,美的清艳妖娆。
她本以为只有靠近护城河繁华的那一带有集市,没想到此处也有商贩支起了棚子,做着同端午相关的买卖,各式各样的粽子、酒酿,还有卖五彩绳与艾草香囊的,虽不及东市西市那样热闹,摆在这里别有一番风味,仿佛是为端午特设的专展。
她在小食的摊位流连一阵,一番内心斗争后买下一只竹筒粽子,一壁漫无目的地逛着,一壁小口啃着蘸了糖的糯米,丝毫没有发觉身后那道若有若无相随着的目光。
年前的姑娘见了首饰摊都很难挪得开步子,韦姻儿两只手各举着一只银簪比对着,有些为难,一个做成蝴蝶的轮廓,伸指去拨还能振翅,另一只花蕊处坠着米珠穿成的珠串也精致得紧。银质都一般,虽廉价,造型却很是巧妙。
艰难抉择之际,身后有人出言帮她做出了决断:“就要左边那只蝴蝶的吧。”
韦姻儿下了一大跳,回过头看清那人面容才松了一口气:“是你呀——”依她看,顾玉堂还真像是属猫的,平日旁人怎么逗都不爱搭理,走路也像垫着脚尖般毫无声息。既然是熟人,索性直接大大方方地举起来问道:“牡丹花的这只难道不好看吗?为什么说是左边那个呢?”
“你戴都好看,但是你盯着左边看的时候长,虽然也摸过流苏珠子,但拨逗蝶翼的次数可不止一次,显然是更有兴趣些。”顾玉堂的声调似乎永远都是平直的。
韦姻儿被他戳中了心思,生不出什么辩驳的话,便把右掌握着的牡丹簪子放了回去。
摊位的老板是个看上去精明的中年男子,眼睛滴溜溜地在二人间绕了一圈,显然是贪心想促成两单生意,满面堆笑道:“娘子难得喜欢,郎君不若就都替夫人买下来,咱这都是小本生意,看您二位这样般配养眼,两只一块拿下来定再给您实惠些。”
韦姻儿怔在原地,心里明白这是将她与顾玉堂误认成夫妻了,连忙摆了摆手,却见顾玉堂自袖中摸出几两碎银放在台案上,瞥了她一眼,面色淡淡的回应:“多退少补,你这眼力劲还是多注意算账仔细些。”
老板赔笑“欸”了一声,明白是自己点错了鸳鸯谱,既收下钱便不再多说什么,包好银簪后又数出几个铜板交在顾玉堂手中。
待走出几步,顾玉堂想将手中物件交给她,韦姻儿却犯了难迟迟不肯伸出接应的手。
“顾大人,无功不受禄,我总不能平白无故的受礼,这样不合适。”
顾玉堂那双波澜不惊的眸子向她探去一眼,只道:“谁说是白送给你的,我需要你替我参谋——”
说着他将目光移向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