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书房内,春喜缓步走入,恭敬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永昌帝年仅十五,面容尚显稚嫩,但眼神却极为锐利。他抬眸看向春喜,淡淡开口:“贵妃今日所奏,可是关于北境之事?”
春喜点头:“正是。臣妾听闻北境边军粮草短缺,已有溃败之势。若不及时支援,恐怕会让敌军趁虚而入。”
永昌帝神色不变:“朕已命兵部尚书王敬之调拨粮草,贵妃无需多言。”
春喜却不退让:“陛下,王尚书虽忠心耿耿,但兵部事务繁杂,恐难兼顾。臣妾斗胆,请陛下允准臣妾亲自督办此事。”
永昌帝目光微闪:“你是想插手兵部事务?”
春喜低头:“臣妾不敢,只是担忧边关安危,愿尽绵薄之力。”
永昌帝沉默片刻,忽然笑了:“贵妃果然不同凡响。罢了,此事便交予你处理。”
春喜心中一动??皇帝竟如此轻易答应?
她不动声色地谢恩退下,却在走出御书房后,被一名小太监拦住去路。
“娘娘,陛下刚刚派人召见了太子。”
春喜心头一震:“太子?不是已被幽禁了吗?”
小太监压低声音:“据说陛下有意赦免他,让他协助处理政务。”
春喜眉头紧锁,心中已有不安预感。
---
夜深人静,凤仪宫内烛火摇曳。
春喜独自坐在案前,翻阅着从兵部带回的军报,神情凝重。
“娘娘,您真的打算亲自督办北境粮草?”侍女轻声问道。
春喜缓缓合上奏折:“我只是想确认一件事。”
侍女不解:“何事?”
春喜抬眼望向窗外,语气低沉:“我想知道,陛下到底站在哪一边。”
侍女一怔,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
春喜继续道:“他若真心信任沈将军,便不会在这个时候召见太子。他若真心信任我,也不会让我督办粮草,却同时放出风声,让人怀疑我的动机。”
她顿了顿,声音愈发冷静:“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
翌日清晨,沈清渊接到兵部急报,称北境粮草运输途中遭遇伏击,损失惨重。
他立刻赶往兵部,却发现王敬之早已被召入宫中,兵部群龙无首,官员们议论纷纷。
“将军,贵妃昨日已接管粮草督办事宜。”一名属官小心翼翼地提醒。
沈清渊神色一冷:“她竟敢擅自插手军务!”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信快步而入:“大人,宫中传出消息,陛下已正式赦免太子,任命他为辅政大臣,协助处理朝政。”
沈清渊猛然起身,眼中寒光闪烁:“看来,陛下是要重新洗牌了。”